在澳洲,草坪是大家晒太阳,野餐,遛狗,搞对象,喝啤酒,抄近路的地方。似乎从来没有人禁止过游人在草坪上做任何活动,也没有任何“小草青青,踏之可惜”的告示。更奇怪的是,也从没见过草地被谁踩秃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西方人爱草地的习惯使然,还是因为踩草对草本身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国内草坪被踩秃,究竟是因为维护不到位,还是草的品种问题?
因为中国自由国情在此。
首先,绝大多数的草坪都是怕踩的。
像新加坡、版纳都种着一种不怕踩的草。这种草优点是不怕踩,缺点是对水和温度的依赖度很高,尤其是温度。这种草完全没有越冬的能力,所以只有在全年够热且多水的地方才能种。
南京新推出了一种可以在江浙沪纬度种植的不怕踩的草,但还在试点阶段,没有推开。
其次,怕不怕踩是个弹性数字。
国外大部分区域地广人稀,踩踏频率可能连中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少量的踩踏对草来说是承担的住的,很少有草会“一踩没”。但是量变引起质变,人口密度稠密的中国并不适用。
就算是允许踩草的深圳人才公园,也对野餐垫是严格禁止的。就是因为野餐垫对草坪的伤害会远大于人干坐着。
再次,草不够,钱来凑。
国外很多草坪是有专业的团队来养护的。真踩秃了马上就给你补上了。国内很多地方的景观强度根本达不到这个烧钱的程度。
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人口密度高、城市绿化成本低,共同造成了“中国绝大多数草坪怕踩”这个现象。
- 上一篇: 草坪没有宽阔的草坪场地,还有哪些场所可以带娃玩转足球?
- 下一篇: 草坪如何挑选高品质的人造草坪?
- 最近发表
- 热门阅读
-
76 浏览花卉
66 浏览种植攻略
62 浏览花卉
57 浏览园林艺术
57 浏览种植攻略
57 浏览种植攻略
57 浏览园林艺术
56 浏览种植攻略
53 浏览花卉
52 浏览花卉
- 热评文章
-
0 评论花卉
0 评论种植攻略
0 评论草坪
0 评论园林艺术
0 评论花卉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