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园林艺术 > 正文

园林艺术小议《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

0 admin admin 2024-05-16 15:02 189

园林艺术小议《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

 
《红楼梦》是我国清代文人曹雪芹的经典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塑造的纸上园林——大观园,数百年来一直是红学家和建筑学家研究的对象。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故事情节展开的平台。虽然是作者在现实园林基础上想象的纸上园林,但是却没有超越现实生活中营造的可能性。它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台都遵循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律,体现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它是虚幻的,但更是现实的。大观园的艺术成就是全方位的,本文就其园林艺术的个性化与人格化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园林的个性化
   《红楼梦》中大观园是一大型私家园林,主园中又包括怡红院、潇湘馆等九个主要的园中园。作者对这些园林的塑造倾注了深厚的思想和感情,不仅仅将其视为主人公的住所,而且将其视为与主人息息相通的有着生命与情感的园林。在大观园中每个园林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互不雷同。如贾宝玉居住的怡红院精致富丽、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清幽淡雅、探春的秋爽斋豁朗大气而薛宝钗的衡芜苑则清冷寂寥……。大观园中园林的个性化固然与作者塑造人物有关,但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营造不同风格的能力。

  二、园林的人格化
     园林的人格化也是大观园园林艺术的重要特征。大观园中园林风格与其主人的性格非常一致。每座园林都带有其主人情感和性格的影射,见其园而知其人,园林具有人一样的性格特征。比如性喜奢华的贾宝玉决不会去住泥墙茅屋、纸窗木榻的稻香村,而对于“竹篱草舍自甘心”的李纨来说,稻香村则是最合适的选择。园林性格与主人性格的一致性不仅是表面化的相似,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契合。比如二位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在性格上都有冷的特点,林黛玉的冷是目下无尘不入世俗的冷,而薛宝钗的冷则是洞察世事明哲保身的冷。这反映在她们居住的园林上,林黛玉的潇湘馆是幽竹万竿的荫凉而薛宝钗的衡芜苑则是雪洞一般的清冷。一个是诗意盎然一个是孤寂萧杀,园林与人在精神层面上是如此地一致,可以说大观园的园林艺术达到了人园合一的境界。
 
  三、园林性格的塑造
    大观园园林性格的塑造,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各种手段综合应用的结果,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布局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园林在空间布局上变化丰富的特点,利用布局的变化来塑造园林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些园林有的开敞、有的封闭,有的曲折多变、有的一目了然,形成的空间氛围和园林风格自然不同。比如薛宝钗居住的衡芜苑布局就较为封闭,突出 “藏”的意境。进入院落先为山石阻隔视线,绕过山石才见房屋。关于衡芜苑的建筑布局,在第十七回有这样一段描写: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这种欲扬先抑的布局一方面营造出一种空间的对比和变化。另一方面赋予了衡芜苑一种深藏不露的性格特征。这也是薛宝钗为人处事的最大特点。
    2、室外环境
    在大观园的室外环境设计上作者也是遵循着“人园合一”的原则,作者利用花木山石的象征意义,赋予园林以生命和情感,形成园林性格。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一些本无生命的东西赋予欣赏者的主观想象和情感寄托。有些花木有着约定俗成的文化内涵和品格特征,如莲之高洁、菊之隐逸、竹之劲节。这些意象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因子。《红楼梦》继承了这个文化传统并应用在大观园的园林中。在各座园林中充分利用植物所具有的“情感与品格”来赋予园林不同的性格特征。比如潇湘馆的竹、怡红院的海棠、衡芜苑的藤萝、秋爽斋的梧桐……。当园林的性格特征与人的性格特征有相似之处时,园林就能与主人在精神层面上产生一定的共鸣,达到人园合一的境界。这种处理手法典型的例子就是林黛玉的潇湘馆对竹子的应用。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贯有劲节、脱俗、诗意、挺拔、清秀等意象。《红楼梦》继承和拓展了竹子的文化意像。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探春之口讲了一个典故:“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指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使竹子又带上相思、垂泪的女性品格。活脱脱就是黛玉的人生写照。可以说,潇湘馆的竹子使园林与林黛玉具有相同的品格特征,使园林与人之间建立了互为映照的关系。林黛玉在诗社中取别号为“潇湘妃子”也是这种情感共鸣的一种反映吧。
    3、对联匾额
    对联匾额是文学艺术和书法艺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作用有:塑造建筑性格、点明建筑类型、渲染建筑意境等。对建筑有着画龙点睛的意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本身必须的构成要素。《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就写到:“诺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得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由于《红楼梦》本身就是文学作品,因此无论是匾额的题名还是对联的撰写都显得极为讲究。如潇湘馆的对联是:“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仅仅十四个字,却有色、有味、有建筑、有生活、有氛围,将潇湘馆的意境描画得淋漓尽致。还有“凸碧山庄”、“凹晶溪馆”分别是大观园两处园林建筑的题名,两座建筑一位于山之高脊,一位于山脚溪畔,都是赏月敞厅。这两个馆名很好地描述了建筑的地形特征、周边环境、以及建筑类型。更难得的是对仗工整,意境高远。对于强化建筑的性格特征起到很好的作用。
    4、建筑室内划分及家具陈设
    园林中建筑的性格特征也是园林性格的重要构成部分。建筑的性格特征主要通过室内空间划分和家具陈设来塑造的。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结构为室内划分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室内划分不仅将一个大空间分隔得更加具体细化,而且不同的空间处理也能赋予建筑不同的氛围与情调。室内划分的或繁或简、或精致或朴拙凸现了建筑不同的性格特征。比如宝玉的房中就被层层隔断处理得繁复多变,以至于往往会使人迷了路。在第十七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探春房中则连最基本的间之间的隔断也没有,为的是保留一个完整的大空间:“探春素喜阔朗,三间房子并不曾隔断”。贾宝玉与贾探春在室内空间划分上如此不同,显然与两人的性格爱好分不开,贾宝玉是性喜奢华讲究精致的少年公子;探春素喜阔朗,有着男儿般志向与心胸的闺中小姐。所以反映在建筑的室内环境上就形成了一精致一大气的不同风格。
    室内陈设也是塑造建筑性格的一种手段,室内陈设包括家具、字画、古玩等,一方面满足日常生活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主人的审美情趣和建筑的性格特征。比如贾宝玉就坚决不住在一间贴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联的房间,因为透过对联他闻到一股世俗的味道。在四十回关于探春的秋爽斋有这样一段描述: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短短的文字出现了一系列的“大”字:大案、大花囊、大幅挂画、大鼎、大盘、大佛手,砚是数十方、笔是如树林一般。再加上不曾隔断的完整大空间,建筑大气阔朗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而这种建筑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是其主人性格的映射。
    《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文学作品,其中的园林艺术也只是一个文人在现实园林的基础上想象加工的产物。但是其中许多处理手法、设计理论都是非常成熟和出色的。应当说《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艺术价值不逊于任何一座现存的园林。其中塑造园林性格的设计手法对于我们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依然有借鉴的价值。

admin

admin

TA很懒,啥都没写...

Powered By Z-BlogPHP,Theme By 天兴工作室, 滇ICP备2022007236号-436 QQ:67887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