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日期:2024-05-16
伊斯兰园林体系(Islamic garden)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在从西至西班牙,东至印度的广大区域里,它超越了民族,人种,地域和国界,只要是伊斯兰文明曾经达到的范围,都能够见到这一独特的园林形式。对于大众而言,伊斯兰园林就像是天方夜谭一般,是他们心目中对那个遥远而神秘的伊斯兰世界的惊鸿一瞥。
遗憾的是,由于战乱或是其他各种原因,历史上的许多伊斯兰园林都衰落或者消逝了,这无疑也让古代伊斯兰园林的复原变得难上加难,如今的我们已经很难去找到一个和历史上的布局完全相似的伊斯兰园林了,即使是如今现存的伊斯兰园林,它们所栽种的植物也和过去有着很大的不同。泰姬陵曾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伊斯兰园林,然而在英属印度统治的两百年时间里,它的园林景观已经变得同伦敦海德公园(Hyde Park)的草坪无异。
因此,今天我们的重点并不是在于讲述历史上那些不同地域的伊斯兰园林体系,它们中的太多在今天都已经消逝以至于我们只能从文字中了解。我们所要探讨的是那些在不同风格中所蕴含的,在伊斯兰园林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园林思想和设计手法,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即使是浅尝辄止,也能从中得到近乎无限的智慧。
“敬畏的人们所蒙应许的乐园,其情状是这样的:其中有水河,水质不腐;有乳河,乳味不变;有酒河,饮者称快;有蜜河,蜜质纯洁;他们在乐园中,有各种水果,可以享受;还有从他们的主发出的赦宥。永居乐园者,难道与那永居火狱,常饮沸水,肝肠寸断的人是一样的吗?”——《古兰经》47:15
几乎所有的伊斯兰园林都寄托了穆斯林对于所谓天园(Jannah)的想象。何谓天园?在所有的穆斯林眼中,天园是义人最后的归宿,也是信徒在来世时得到奖赏的住所。天园不像今世的任何东西,这是纯洁无暇的场所,水质不腐,乳味不变。人们永远不会有任何厌倦的情绪,就这样在这个和谐的环境里快乐地生活,今世的生活同天园相比根本就无法比较,即使是天园的最小空间,也远远胜过今世的一切。
伊斯兰教同犹太教和基督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天园”除了借用了现实生活中穆斯林对沙漠绿洲的印象外,也是对二者宗教中“伊甸园”(Garden of Eden)思想的模仿: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逊;第二道河名叫基训;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旧约:创世记》
伊斯兰园林的宗教渊源便是来自于这一天堂乐园的景象,它所要表达的,便是将一个从现实中高度提炼出来的,呈现在宗教理想中的环境复制到人间。生命最终要抵达天园,而伊斯兰园林则是生命暂时栖居的仿造天园,它源于宗教,又归于世俗。
山水地形、植物、园路广场、建筑和园林小品是今天园林构造的五大元素。在古代的伊斯兰园林中,如果抛却不同地域因素所导致的建筑形体和细节装饰的影响,伊斯兰园林的许多元素都是共通的,这是由这些园林的文化渊源所赋予它们的基本精神和形态。伊斯兰园林注重人与园林之间的互动,人在其中需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其所蕴含的境界,不同类型园林元素的运用有助于刺激参观者的感官和心灵。“天堂花园”的四分式园林布局维持了宗教天园的基本意象和仪式感,而水和植物不仅体现了生命之美,更是实际生活和宗教文化的密切结合。
“And for him, who fears to stand before his Lord, are two gardens……And beside them are two other gardens.”
“凡怕站在主的御前受审问者,都得享受两座乐园……次于那两座乐园的,还有两座乐园。”——《古兰经》55:46-62
抛开宗教的渗透影响,伊斯兰园林的根来自于古代的西亚园林,尤其是波斯园林(Persian garden)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将已知的世界分为四个部分,而划分它们的水在干旱的伊朗则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在阿契美尼德帝国(Achaemenid Empire)时期,通过各种灌溉水渠和地表暗渠,人们开始在一个被围墙封闭的空间内创造一个规整的园林景观。在阿维斯陀语(Avestan,一种上古波斯语)中,它被称为pairidaēza——意思是有围墙的花园。
(这个词后来传到希腊,逐渐演变成了今天英语中的天堂paradise,但在现代波斯语中,人们则是用ferdous来称呼天堂)
在伊斯兰时代,原先波斯园林的世俗游乐性质开始向穆斯林的精神需求靠拢,先前具有交叉道路的波斯园林布局被伊斯兰教加以重新解释。穆斯林将它与伊斯兰教教义中的天堂相结合,十字交叉的水渠正好呼应了亚伯拉罕宗教中天堂所流淌的四条河流。差不多在公元900年,人们开始在文献中将这类具有交叉道路的园林形式称为Charbagh——即“四分式花园”/“天堂花园”。这是几乎所有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布局,无论地域。
四分式花园的主体被十字形的水渠划分成四块明确的空间,水渠往往会交汇于中央的水池或是亭阁,有时每个区域又能被喷泉和水渠划分成四个更小的区块(例如在胡马雍陵墓那样)这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几何设计,是所有几何园林布局中最为对称的。通过与宫殿、亭阁、各类景观和小品的搭配,它将穆斯林心中的那个精神世界同波斯的实际园林结构结合在了一起。这不仅是对神圣秩序的一种隐喻,也体现了伊斯兰艺术里中心多项对立平衡的美学观念。
"Then the water was told, 'Be still'. And it was still, awaiting God's command. This is implied water, which contains neither impurity nor foam"
“然后水被告知:‘平静下来’。于是水便平静下来,等待真主的命令。那是纯实的水,既不含杂质,也没有泡沫。”——《先知的故事》
四分式花园划分的核心是水——生命的源泉,对于水的追求是伊斯兰园林的重要文化渊源。大征服时代过后所形成的伊斯兰世界总体来说是一个干旱的世界,在叙利亚、波斯和马格里布(Maghreb)的大部分土地,降雨往往都是季节性的。伊斯兰教也是诞生于沙漠中的宗教,对于水的渴求和感激,已经深深根植于穆斯林的文化之中。
水是园林中最重要的元素,伊斯兰园林也是如此。从印度莫卧儿园林中宽大的水池布置,到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小巧别致的水道,在园林设计中,水体起到的作用包括划分结构、倒映建筑形象以及给参观者感官上的体验。水也被同样融入了宗教含义,穆斯林称赞水静谧而纯净的美德,在炎炎夏日,广阔的水体起到的作用除了给疲惫的游客提神之外,还能够刺激他们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同空间的体验更上一层。因此许多人来到花园中,却仅仅只是为了同水互动。
“我常常认为,印度斯坦的最大缺点之一就是没有流淌的水。任何适合居住的地方都应该能够修建水车,制造流水,并修建经过设计的、几何式的空间。到达阿格拉几天后,我怀着这样的想法渡过朱木纳河去四处寻觅适合建造花园的场地。但是我看到的每个地方都令人如此不悦……所以我放弃了建造一个四分式花园的梦想。”——《巴布尔回忆录》
宽阔的水渠能够给予参观者视觉上的冲击,但也不能因此忽视细小的水渠在园林景观中所体现的作用。在一些小型的庭院或者非传统的伊斯兰园林布局里,细小的水渠可以为占园林大部分面积的铺地带来明显的图形感。在原先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橘园(Orange tree courtyard)的铺砖地面上,细密的水渠就形成了有趣的图案,增加了装饰效果,在安达卢斯的许多园林中都可以见到类似的做法。
“And there they will be given a cup whose mixture is of Zanjabil (ginger). A fountain there, called Salsabil.”
“他们得用那些杯饮含有姜汁的醴泉,即乐园中有名的清快泉。”——《古兰经》76:18
同其他地区的园林一样,喷泉在伊斯兰园林的水景中也是重要的组成成分。和静止的水面不同,它们是运动的水,对活跃景观,装饰水渠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和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园林里热闹、激昂的喷泉不同,伊斯兰园林中的喷泉更多展现的是一种静谧、平和的感觉。哗哗流淌如同溪流一般的喷泉,也是对《古兰经》中“水在亭阁下自由流淌”的隐喻。
在一些园林中,会有相对面积更大的水面,整体给人水园的景观感觉,它们不属于传统的四分式园林,用一条在长轴方向的纵向水渠占据了大部分的视野。在安达卢斯的园林中,这一类做法被称为“长池园”,在伊朗近代的园林布局也时常是这样。而作为对没有交叉的横向水渠的弥补,一条横向的路径往往会联系主水渠,这样也将园地分成了四份。
“Bricks of gold and silver, and mortar of fragrant musk, pebbles of pearl and sapphire, and soil of saffron. Whoever enters it is filled with joy and will never feel miserable; he will live there forever and never die; their clothes will never wear out and their youth will never fade.”
“乐园以金砖、银础、麝泥、珍珠铺地,红花涂饰。进乐园者,只享福,而不受罪,永生而不死,年青而不老,衣新而不旧。”——《艾哈迈德·穆斯奈德圣训集》
在典型的伊斯兰园林中,园路往往同划分结构的水渠直接结合在一起,它们往往就是水渠两侧铺着石板的堤岸。伊斯兰园林中的园路常常结合了轴线,但与水体不同的是,园路提供了除水体之外另一种划分园林的方式。如果说水体划分了园林的主轴,那么道路就相当于在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了园林,将人们引向那些水体无法达到的地方。
园路的另一个作用是装饰园林,铺地艺术也是伊斯兰园林装饰的重要手段,它们体现了伊斯兰装饰艺术思想在园林中的运用。大理石铺地或是印度独有的红砂岩铺地会让园林显得大气典雅,而彩色瓷砖铺地则会让园路的装饰性更加强烈。在水体和园路的共同划分下,园林中的种植区域也最终得以确立。
“Bread feeds the body,indeed,but flowers feed also the soul.”
面包能补足肉身,而花朵能丰满灵魂——《古兰经》
由于文献的记录大多集中于园林给参观者所带来的感官体验而非农业的具体细节,如今的我们已经很难知道大多数伊斯兰园林在过去所栽种的植物种类,许多现存的园林所栽种的植物也早已不是过去所栽种的。果木花卉的种植是伊斯兰园林的植物主体,这一点从帖木儿时代西方使者的记载里我们大概可以略知一二:
“花园长约10里,其中遍植果树,有水池6座,随地可见流水淙淙;路旁树木,浓荫蔽日,各处之道路,四通八达……花园之后,则见一片葡萄园,其面积之广阔与花园之大小不相上下。葡萄园与花园之间,隔以长列树林,有此陪衬,其景色益觉明丽。”——《克拉维约东使记》
除了葡萄树之外,橘树、苹果树、桃树、无花果树和椰枣树等等也是伊斯兰园林中的常见果木;而除了果树之外,棕榈、月桂、松柏和梧桐等树木也会在园林中点缀,或是形成成列的绿带供人遮荫;至于花卉的品种则更是难以计数。不同于后世西方园林体系中依照条理规划整齐的植物种植,伊斯兰园林更倾向于让植物自然生长:绿篱不像欧洲那样整齐的修剪,而不同种类的花卉也往往杂处于花床之中。
“花床中密集播种着不同色彩和品种的花卉……在近处看,人们可能会因为对秩序的渴望而责备它。可从远处在阳光照耀下看,其最终效果是美妙的,每朵花都比翅膀刷过它们的斑斓蝴蝶更明艳。”——17世纪到访伊斯法罕花园的欧洲人
在水渠和几何园路铺地的划分下,伊斯兰园林中的种植区多呈大小不一的方形和矩形。下沉式花园(sunken garden)是伊斯兰园林中常见的园地布局,在水渠或是园路两侧,园圃通常会呈现出整体下沉十几厘米至一两米的布局。使用这一布局的原因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也许是为了让植物的表面与地面等高,形成地毯般的效果;也许是为了衬托以水体为中心的整体构图。
当然,种植的最大作用是为了让人获得身心上的愉悦,穆斯林的医学相信大自然具有治愈的能力,植物的药用价值很早就为穆斯林所熟知。花园所散发出来的芳香往往会让人忘记疲劳和疼痛,让人们与环境之间的体验更为亲密。8世纪-13世纪的伊斯兰农业革命(Arab Agricultural Revolution)也给园林提供了栽种更多植物的机会。随着西欧与伊斯兰世界的接触不断深入,东地中海和安达卢斯的许多珍奇植物和造园思想也得以重新进入欧洲人的视野。
在宫殿前有座绚丽端庄的园林,
那是一座被围合着的尘世乐园。
可爱的园林使夜莺彻夜不眠,
向园路上王座处的玫瑰歌唱。
千姿百态的花儿面对甜蜜的歌声绽放,
多情的玫瑰像婴儿自襁褓中露出笑脸。
——伽色尼王朝(Ghaznavid,10世纪-12世纪)时期诗歌
几乎所有的伊斯兰园林都是高墙围合、远离外界喧嚣的封闭空间,紧密的空间围合也是伊斯兰园林的特点之一。不论是围合着庭院的各类建筑,还是围合着园林的围墙,或者是设在大面积园地中央的集中式建筑(宫殿)伊斯兰园林的整体布局都是严谨的矩形或方形。四分式园林、水景、园路和丛植就是在这类平面关系中展开的。园林的景观从中心而发散,又被最终边界而封锁,在高墙之内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空间。
狮子院的空间关系之所以为人称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呈现出了逐外而内的园林-建筑空间连续。围合园林庭院的拱券柱廊和沿着主轴线的厅堂被作为了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灰空间,而原本属于庭院的四条水渠也开始朝着室内实际延伸,这些做法使得建筑和园林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室内空间和室外园林被更加紧密的结合,从而实现了建筑和园林的密切交融。
在一些大型的伊斯兰园林,例如宫殿园林或是陵园中,层次感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体验。在帝国时代的伊斯兰园林,例如布勒凯韦雷宫中,数座花园被沿着中轴线布置,并用巍峨的大门和围墙加以分隔,体现了从公共到私密的使用层级,在后世的德里红堡中,我们可能看到类似的布局,这是王权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只有集权的君主国才会追求这样如此严格的等级制度。
“……当夜幕降临,主人会在花园中燃放焰火。没有人能取悦波斯国王,除非让他观看焰火。国王整夜在宴会上饮酒,拉弓或进行其它娱乐活动……他通宵达旦,直至筋疲力尽。”——1671年因机缘巧合参观一座波斯花园的约翰·夏尔丹(John Chardin)爵士
只要是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能被称为园林。在伊斯兰世界,园林的定义并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是室外被围合的景观空间都能算作园林。在先前的介绍里,我们已经介绍了构成伊斯兰园林的数个元素。而按照功能来区分的话,园林会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用途,根据所属建筑和使用方式的不同,伊斯兰园林主要能够被划分为这么几种类别:
早在伊斯兰园林尚未诞生的时代,狩猎园林作为一种园林形式就已经出现在了两河流域、波斯和中国的园林中。它们原先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猎场,随着原始环境的不断减少而逐渐成为服务于国王喜好的园林。由于猎园的环境多以自然为主,因此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猎园的遗址保存下来,我们对伊斯兰猎园的一些特征也是知之甚少。帝国时代的猎园往往是一些地形地貌变化丰富的场地,哈里发在附近也会修建宫殿用以居住。
宫殿庭园是伊斯兰园林类型中使用最多,也是变化最多样的园林形式。它们是具有居住功能的园林,是园林同统治者宫殿的结合。在宫殿中建设园林往往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审美情趣的需要。在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伊斯兰园林都是作为统治者居住的场所来使用的,例如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 Palace)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宫(Chehel Sotoun)以及阿格拉城堡(Agra fort)内的莫卧儿园林。
对于一些统治者,特别是一些游牧民族,像是突厥人和蒙古人的统治者而言,波斯和印度等地干旱炎热的气候并不是他们理想状态下的居住环境。他们会在统治区域内气候较为凉爽的地方修建许多像是夏宫的园林驻地,以方便他们的巡游。这类带有避暑纳凉性质的游乐园林在波斯和印度的伊斯兰园林中特别常见,莫卧儿王朝时代贾汉吉尔在克什米尔修建的夏利马尔花园(Shalimar Bagh)就是其中的典范。
在伊斯兰世界中,陵园是为埋葬死者而建造的花园。《古兰经》已经为穆斯林允诺了一个同一般现实环境反差很大的未来世界,为陵墓营造类似天堂般的园林也寄托了上层穆斯林对来世生活——进入天园的向往。莫卧儿时代的帝王陵园是伊斯兰皇家园林陵寝的典范,这些陵墓布局工整,擅长以大型的陵墓主体来统辖整个园林景观,是陵墓建筑与园林的高度结合。
由于笔者我并不是园林专业的,阅读的材料有限,因此在这一篇文章中只能浅尝辄止,为大家说一些有关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内容。而有关其更深层次的部分,像是不同地域园林的具体风格和内涵则怪我才疏学浅,能力有限,无法为大家细细评说,不过如果大家对于不同地域的伊斯兰园林有兴趣的话,可以参阅我们在前面二十几期中所曾经提到的只言片语:
帝国时代的大型宫殿园林:
将作于少监:【伊斯兰建筑】4:天方夜谭阿尔罕布拉宫及其他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将作于少监:【伊斯兰建筑】13:西部伊斯兰世界-西班牙(下)近代萨法维王朝的波斯园林:
将作于少监:【伊斯兰建筑】22:波斯复兴印度次大陆莫卧儿帝国的园林:
将作于少监:【伊斯兰建筑】23:莫卧儿王朝(上)将作于少监:【伊斯兰建筑】24:莫卧儿王朝(下)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slamic_garden
Tom Turner著:《Garden History:Philosophy And Design 2000BC-2000AD》
Nazia Ansari 著:《The Islamic Garden》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古代园林史》教材
高等院校园林专业《中外园林史》教材
文章中所用所有建筑平面图均扫描自王瑞珠《世界建筑史 伊斯兰卷》
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